1. <button id="fh6mt"><object id="fh6mt"></object></button>
      
      
    2. 首頁 >> 教育 >>教育 >> 陳云教你如何做一個合格的共產黨員
      详细内容

      陳云教你如何做一個合格的共產黨員

      1939年5月30日,在延安擔任中組部部長的陳云在《解放》第72期上發表《怎樣做一個共產黨員》一文。

      在文章中,陳云從“入黨資格”“黨員的成分”“入黨手續,恢復黨籍或重新入黨”“候補黨員”“共產黨員的標準”5個部分展開論述,并且,在“共產黨員的標準”部分中,完整地提出了衡量共產黨員的“六條標準”。這六條,是在黨的歷史上第一次對黨員標準的完整概括,對黨員隊伍建設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寫作背景

      1938年2月,為了適應抗戰形勢的發展,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提出要“大量地發展黨員”。根據毛澤東的意見,3月上中旬,陳云主持起草了《中央關于大量發展黨員的決議》。這是抗戰初期黨的一項重大決策。

      在黨的大發展時期,黨員人數增加了,隊伍壯大了,黨員的成分和思想狀況自然也比過去復雜。因而,加強對新黨員的教育,就成為組織部門擔負的一項重要任務。

      對新黨員,陳云一開始就特別著重于理想信念的教育。1938年春,他在抗日軍政大學以《怎樣做一個革命者》為題的報告中說:做一個革命者,就要準備為革命奮斗到底。什么叫到底?就是到人死的時候。

      對新黨員的教育,陳云還特別強調遵守黨的紀律的重要性。延安有個知識分子劉力功,1938年入黨,在抗日軍政大學和中央黨校學習過。當組織上安排他去基層鍛煉時,他不服從安排,堅持要進馬列學院或回原籍工作,還以退黨相威脅。組織上多次找他談話并耐心進行說服教育,他卻依然拒絕執行黨的決定。中央黨務委員會開除了他的黨籍,并向全黨公布。

      陳云抓住“為什么要開除劉力功的黨籍”這一問題,組織延安各機關、學校開展了一場討論。1939年5月23日,他又專門寫了《為什么要開除劉力功的黨籍》。在文章中,陳云通過剖析這個典型事例,論述了共產黨員要加強黨性鍛煉,特別是遵守黨的紀律的極端重要性。

      劉力功問題的大討論和陳云的這篇文章,在延安各機關和學校引起很大震動。

      六個標準

      5月30日,陳云又發表《怎樣做一個共產黨員》一文,將黨員標準概括為六條:

      第一,終身為共產主義奮斗。

      每個共產黨員不僅要堅信共產主義的必然實現,而且必須對于工人階級和中國人民、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有不怕犧牲、不怕困難和奮斗到底的決心。

      第二,革命的利益高于一切。

      每個共產黨員,都要把革命的和黨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革命的和黨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則來處理一切個人問題,而不能把個人利益超過革命的和黨的利益。

      第三,遵守黨的紀律,嚴守黨的秘密。

      一個共產黨員堅決地自覺地遵守黨的紀律是他的義務。他不僅應該與一切破壞黨紀的傾向作斗爭,而且要著重與自己的一切破壞黨紀的言論行動作斗爭,使自己成為遵守黨紀的模范。

      第四,百折不撓地執行決議。

      共產黨員不僅在日常工作中要忠實于黨的決議,而且要在困難中,在生死關頭時,忠實于革命和黨的決議;不僅在有黨監督時,而且要在沒有黨監督時,忠實于革命和黨的決議;不僅在勝利時,而且要在失敗時堅持執行黨的決議。

      第五,群眾模范。

      每個共產黨員應該積極地在實際行動和日常生活中,真正以模范黨員的姿態,響應這一號召。

      第六,學習。

      每個共產黨員要隨時隨地在工作中學習理論和文化,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文化水平,增進革命知識,培養政治遠見。

      陳云同志的《怎樣做一個共產黨員》這篇文章雖然是在抗日戰爭的形勢下所寫,但其提出的共產黨員“六條標準”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意義。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當前,全黨上下正在開展“四史”學習教育,重溫這“六條標準”,有助于我們知史愛黨,知史愛國,初心薪火相傳,肩負起重大的歷史使命。


      技术支持: 中政銀企(北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 管理登录
      seo seo
      1. <button id="fh6mt"><object id="fh6mt"></object></button>
        
        
      2. 我操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