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志剛:疫情期間全力推進科研攻關工作打贏疫情防控這場硬仗,要向科學要答案、要方法。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國科技界迅速進入“戰時狀態”,把疫情防控科研攻關作為當前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聚焦臨床救治和藥物、疫苗研發、檢測技術和產品、病毒病原學和流行病學、動物模型構建等五大主攻方向,全力推進科研攻關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 在可診方面,病毒序列發布后,14天完成核酸檢測試劑研發和上市,41天完成抗體檢測試劑研發和上市,實現從無到有、從有到優。 在可治方面,迅速篩選評價了氯喹、法匹拉韋、托珠單抗和一批中藥方劑、中成藥等有效治療藥物,以及恢復期血漿治療、干細胞治療等療法,逐步形成應對新冠肺炎“主打方案”。 責編:錦慧 在可防方面,并行推進滅活疫苗、重組蛋白疫苗等5條技術路線,截至目前,已有5支疫苗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為把握疫情控制的主動權、有效提振公眾信心提供了積極支撐。 在可溯方面,第一時間快速分離出病毒毒株,快速確認病原,并共享病毒全基因組序列,為國際社會和各國科學家開展新冠病毒研究、診斷試劑研制、藥物篩選和疫苗研發提供了條件。 在可控方面,將大數據用于疫情精準防控,運用流行病學、衛生統計等方法預測、分析、研判新冠肺炎疫情發展趨勢,為疫情防控提供科學參考。 下一階段,科研攻關主要聚焦在: 一是把疫苗研發作為重中之重,在確保安全性、有效性的基礎上,按照精準、迅速、高效的原則,全力推進滅活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重組蛋白疫苗、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核酸疫苗等5條技術路線疫苗研發。 二是把檢測技術研發攻關作為當務之急,加大顛覆性、突破性技術研發,加快推進檢測時間短、靈敏度高、檢測條件和環境相對寬松的核酸快速檢測產品研發,進一步提升我國檢測試劑性能。 三是加快推進抗體藥物研發。繼續推進具有成熟臨床前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基礎、產業化轉化成功率高、能快速進入臨床研究的抗新冠病毒全人源單克隆中和抗體藥物研發,加快推動新冠病毒抗體藥物臨床評價研究。 四是持續推進病毒病原學相關研究。加強多學科交叉融合,充分運用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圍繞病原學基礎、病毒溯源、病毒變異等研究方向,持續深入研究,為明確病毒致病和傳播機制、加快藥物和疫苗研發、制定精準防控策略提供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