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主席挑選秘書的標準毛主席挑選秘書體現其選人的獨到之處,這對今天的廣大黨員領導干部來說,有著深刻的教益和啟示。 “書生”意氣 毛主席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以天下為任、以蒼生為念,讀書人的優秀品格也影響了他對秘書的選擇。他挑選的政治秘書,往往是在讀書看報中發現的,都是“讀書人”“書生”。 田家英,年少時曾以“走遍天下路,讀盡世上書”明志,13歲就開始發表文章,15歲到延安,進入陜北公學學習,16歲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相繼在馬列學院、中央政治研究室、中宣部等單位工作。 1942年1月8日,田家英在《解放日報》上發表了《從侯方域說起》一文,因文史功底扎實、文筆老辣深沉,毛主席頗為欣賞。 1946年,毛岸英從蘇聯回國,因漢語講不好,毛主席讓田家英教毛岸英語文、歷史,這樣田家英與毛主席的交往多起來。 1948年8月,在胡喬木的推薦下,26歲的田家英開始擔任毛主席的秘書,之后在毛主席身邊工作達18年之久。 因為好讀書,毛主席曾與田家英開玩笑說,待你死后,墓碑上什么字都不要留,我送你五個字“讀書人之墓”。作為毛主席的秘書,他敢于向毛主席反映基層的真實情況,對重大政策的制定和修改提出自己的建議。 有理論功底 毛主席對政治秘書的理論水平要求很高。1962年3月,毛主席曾寫信給鄧小平等人,要求選一位國際事務秘書,其中一個重要要求是“此人有造就為理論干部的可能”。 這一點曾在胡喬木身上得到了充分體現。 1941年2月初的一天清晨,中央秘書長王若飛來到延安文化溝胡喬木的窯洞里,鄭重地告知胡喬木,毛主席那里缺人手,毛主席點名要他去做秘書,同時兼任中央政治局秘書。面對這一突如其來的驚喜,胡喬木說自己沒有經驗,怕給毛主席當秘書當不好。王若飛說,毛主席兩年前就注意到你了。 1939年,為紀念五四運動20周年,胡喬木在《中國青年》發表了《青年運動中的思想問題》一文,分析了中國青年趨向馬克思主義的深刻歷史原因和現實意義,很有功力。毛主席看后說:“喬木是個人才! 1941年2月,中央政治局開會,決定增加秘書處人員,在討論人選時,毛澤東親自點“將”胡喬木。 在給毛主席當秘書期間,胡喬木閱讀了大量的理論著作和文獻,深厚的理論功底使他在正確掌握毛澤東思想、起草中央文件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有朝氣 “有朝氣”也是毛主席選秘書的重要標準。 葉子龍14歲就出來當紅軍,跟隨中央縱隊長征到達陜北,從事譯電、警衛工作。 1935年11月的一天,葉子龍第一次給毛主席送電報,他一溜小跑來到毛主席的窯洞門前,整了整衣服,喊了一聲:“報告!”可能由于門上掛著厚厚的棉門簾,里面沒反應,就又使勁喊了一聲。毛主席讓他進屋后,他向毛主席敬了個禮:“報告主席,您的電報!”毛主席放下手中的書,問他叫什么名字,并據口音問他是不是湖南人。毛主席準備看電報的時候,他轉身準備出門,毛主席說:“小鬼,下次來時,別那么大聲喊,天都讓你喊破了,敲敲門不好嗎!” 這次送電報葉子龍給毛主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久毛主席就對彭德懷說:“小鬼蠻機靈的,叫他來我這里工作吧!” 19歲的葉子龍開始在毛主席身邊工作,任機要秘書長達27年,始終保持著心細機靈、嚴謹務實作風。 保守秘密 毛主席曾強調,保守秘密九分半不行、九分九也不行,非十分不可。 新中國成立后,毛主席曾給身邊秘書人員制定了幾條守則,其中第一條就是保密。毛主席要求秘書人員,不該知道的機密不問,不該看的機密文件不看,不該說的機密不傳,要做到保守機密,守口如瓶。 據機要秘書高智回憶,自己之所以非常幸運被選為毛主席身邊的工作人員,與自己到延安后被分配在中央機要科工作多年、接受嚴格的保密教育和訓練有重要關系。 有一段時間,幾位中央領導常常電話里問毛主席的起居,關心毛主席的身體狀況,也為了便于匯報,高智和羅光祿在紙條上記毛主席幾點起床、何時休息。毛主席知道后當即要求:“不要記了,燒掉!燒掉!”他們當即就把那些紙燒掉。 受毛主席的熏陶,高智視秘密如生命,經手無數高度機密文件,從不跟家人說起,也從不自己記點什么。 誠實 毛主席始終倡導黨員干部“做老實人”,他選秘書當然選誠實的人。 李銀橋十幾歲就參加革命,因眼明手快,一直被安排在首長身邊工作。1947年2月,他調到周恩來身邊擔任警衛員,沒想到幾個月后竟能到毛主席身邊工作。 當時胡宗南率幾十萬大軍直撲延安,中央決定離開延安,而轉戰陜北的途中,危險重重,需要有一位非常出色的衛士保衛毛主席的安全,于是李銀橋被選中了。當時李銀橋一直想上前線立軍功,當上級跟他談這件事時,他還有點不情愿。但還是服從組織決定,來到毛主席身邊。 在隨后的一次行軍途中,毛主席問跟在身后的李銀橋愿不愿意到自己這里工作,李銀橋小聲說:“不愿意!泵飨f:“你能講真話,這很好。我喜歡你講真話! 實際上,毛主席在與李銀橋談話前,已經知道他不愿來,但還是對葉子龍和汪東興說:“你們不要再考慮別人了,我就要他!”毛主席聽了李銀橋的解釋后,就與他定下一個約定,他在主席這里工作半年,半年后就可以到前線。但是半年后李銀橋不愿離開了,這一干就是15年。 責編:錦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