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于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舉行。大會報告的題目是:沿著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十三大前夕,鄧小平指出:“我們黨的十三大要闡述中國社會主義是處在一個什么階段,就是處在初級階段,是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社會主義本身是共產主義的初級階段,而我們中國又處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就是不發達的階段。一切都要從這個實際出發,根據這個實際來制訂規劃!
十三大提出并系統闡述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把正確認識我國現在正處于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作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首要前提,作為黨制定一切方針政策的依據,大會正式制定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即: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正式制定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是十三大載入史冊的最重要貢獻。
十三大制定了到21世紀中葉分三步走實現現代化的發展戰略:第一步,從1981年到1990年國民生產總值翻一番,實現溫飽;第二步,從1991年到20世紀末再翻一番,達到小康;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再翻兩番,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叭阶摺睉鹇园盐覈鐣髁x現代化的進程具體化為切實可行的步驟,是激勵全國人民為一個共同理想而奮斗的行動綱領。
十三大的另一個重要內容,是政治體制改革。根據鄧小平關于政治體制改革的思想,十三大明確提出政治體制改革的長遠目標是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備、富有效率、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政治體制,近期目標是建立有利于提高效率、增強活力和協調各方面積極性的領導體制。大會提出了政治體制改革的各項任務,包括:實行黨政分開,進一步下放權力,改革政府工作機構,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建立社會協商對話制度,完善社會主義民主的若干制度。
大會選舉了由175名委員和110名候補委員組成的中央委員會,選舉了由200名委員組成的中央顧問委員會和由69名委員組成的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
隨后召開的十三屆一中全會選舉了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務委員會;選舉趙紫陽為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決定鄧小平為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批準陳云為中央顧問委員會主任,喬石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