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盧溝橋事變83周年:牢記歷史,吾輩自強!“盧溝橋!盧溝橋!男兒墳墓在此橋!最后關頭已臨到,犧牲到底不屈撓;飛機坦克來勿怕,大刀揮起敵人跑!盧溝橋!盧溝橋!國家存亡在此橋!……” 這是北京檔案館珍藏的《盧溝橋歌》,作于83年前“七七事變”之后。83年過去了,這首歌中透出的悲壯與豪邁,仍讓人動容。 1937年7月7日,位于北平城西南15公里的盧溝橋爆發了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 時至今日,日本國內仍有一些人士將盧溝橋事變視為一次偶然事件。事實上,在1931年制造了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就陸續增兵進入華北。 1936年8月,日本制定的基準國策綱要聲稱,日本要繼續軍事擴張;1937年7月3日,就在盧溝橋事變爆發前幾天,時任關東軍參謀長的東條英機又向日本政府提議,立即給中國以打擊。日軍開始瘋狂尋找挑起全面侵華戰爭的借口。 1937年7月7日晚,日軍期待已久的借口出現了。 日本軍隊提出所謂的“失蹤士兵”叫志村菊次郎,當年僅20歲,他也許永遠也不會想到,自己居然成為日本帝國主義發動全面侵略中國戰爭的導火索。 圖為“失蹤士兵” 志村菊次郎 牟田口廉也,是失蹤士兵志村菊次郎所在日本華北駐屯軍第一聯隊的聯隊長,“盧溝橋事變”的另一個關鍵人物。當他得知志村菊次郎失蹤后,他立刻以此為借口集合大隊日軍,企圖進入中國士兵守衛的宛平城尋找失蹤士兵。 然而,就在日軍還沒有趕到宛平城的時候,志村菊次郎已經被找到了。原來志村菊次郎是因為迷了路所以沒能立刻回到軍營。 此時的牟田口廉也卻隱瞞了志村菊次郎被找到的消息,依然向中國守軍蠻橫地提出進入宛平城搜查志村菊次郎,他的這一無理要求遭到了中國守軍的斷然拒絕。之后,按照牟田口廉也的命令,日軍炮轟宛平城。由于準備充分,日軍第一發炮彈就直接擊中了宛平城行政專署大廳。 因為找到了日本政府和日本軍部渴望出現的戰爭借口,挑起“盧溝橋事變”,牟田口廉也獲得了金鷹三級勛章,隨后被晉升為少將。 圖為牟田口廉也 對于盧溝橋事變,牟田口廉也在筆記中寫到:“我挑起了盧溝橋事件,后來事件進一步擴大,導致盧溝橋事變,終于發展成這次大東亞戰爭!蹦蔡锟诼什肯蛑袊婈牬蛄说谝粯屵@的確是事實,不過他把挑起戰爭想象成為他一人的力量,卻不符合歷史事實。一切事實表明,日本為進行全面侵華戰爭,早就已經在百般謀劃。七七事變,標志著全民族抗戰爆發,也促使全中國人民團結起來,粉碎日軍的侵略擴張。 83年前的今天,盧溝橋的槍聲,打破寧靜,拉開全民族抗戰的序幕。 如今,硝煙散去,和平安寧,然而曾經的苦難不能忘,曾經的犧牲不敢忘。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中國人民對戰爭帶來的苦難有著刻骨銘心的記憶,對和平有著孜孜不倦的追求?v觀世界歷史,依靠武力對外侵略擴張最終都是要失敗的,這是歷史規律。 殷憂啟圣,多難興邦。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證明,中華民族是具有頑強生命力和非凡創造力的民族。付出了巨大犧牲的中國人民,會永遠堅定不移地捍衛用鮮血和生命寫下的歷史。 牢記歷史不為延續仇恨 只為警醒: 吾輩當自強! 責編:錦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