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utton id="fh6mt"><object id="fh6mt"></object></button>
      
      
    2. 首頁 >> 推薦 >>頭條 >> 讓黨史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
      详细内容

      讓黨史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


      —湖南永州零陵區推動黨史教育進學校進課堂進師生頭腦

      中共湖南省委黨史研究院宣傳教育部

      如何才能讓黨史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讓紅色基因融入血脈代代相傳?湖南永州市零陵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記使命,主動作為,在中小學校常態開展“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黨史知識教育,著力培養“學黨史、知黨情、聽黨話、跟黨走”的下一代和接班人,形成了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零陵模式”。

      一、主要做法

      零陵區圍繞黨史教育“進學校、進課堂、進師生頭腦”,推動黨史教育規范化、系統化、常態化,著力解決“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問題。

      一是堅持調查研究找準“突破口”

      在“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學習教育中,零陵區黨史辦在調研中發現,青少年對紅色文化、紅色精神、紅色傳統、紅色黨史人物知曉率不高,社會上一些錯誤思潮,特別是歷史虛無主義和網絡“泛娛樂化”等入侵校園,對中小學生這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危害很大。2017年11月至12月初,零陵區組織先后對7所小學1萬余名小學生進行黨的知識調查問卷,100分制的簡單問卷,小學生平均得分只有30來分!包h史教育進校園、進課堂、進師生頭腦,是青少年牢固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突破口’,也是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反對‘泛娛樂化’的有效途徑和舉措!焙鲜∥h史研究院對零陵區推進黨的知識進校園工作高度重視,成立工作指導小組,對有效利用黨史教育為青少年特別是中小學生鑄魂補“鈣”工作跟蹤問效。

      二是推行十項工程強化“以史鑄魂”

      2016年開始,零陵區著力將本地豐富的黨史資源優勢轉化為教育資源,在各中小學校試點推進“十個一”工程,即編寫一套紅色文化讀本、制作一批紅色教育課件、組建一支紅色宣講隊伍、打造一批紅色學習陣地、開展一批紅色主題活動、建設一批紅色教育基地、組織一次紅色體驗、制作一批紅色流動展板、辦好一批紅色示范學校、開設一批紅色宣傳專欄。

      根據各年級小學生認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分年級編寫了紅色文化簡明讀本——《童心向黨》《少年心向黨》。主要內容包括黨的基本知識、共青團知識、少先隊知識、黨史知識、十九大精神,以及革命故事、革命歌曲和革命電影等。制作了140多個標準的小學黨的知識教育課件,內容豐富、形式活潑,切合學生興趣。各學校利用電子顯示屏、宣傳欄、班級黑板報、教學樓墻體、走廊等,精心布置了黨的知識宣傳教育專欄、紅色文化走廊和流動展板,打造全方位、立體式的永久紅色學習陣地。定期開展“童心向黨”合唱比賽、“黨在我心中”主題班會、講紅色故事比賽、黨的知識競賽、征文比賽和手抄報比賽等一系列紅色主題活動。將烈士陵園、中共零陵地委舊址紀念館、紅軍無名烈士墓、紅六軍臨時指揮部等作為弘揚紅色文化、傳播紅色精神、傳承紅色傳統的紅色教育基地,由各學校組織學生前來參觀體驗。永州市還組建了黨史知識宣講團,分批次、分學校對全市中小學生集中輔導,并以優秀共青團員和少先隊員為主,組建黨史知識宣講志愿者隊伍,開展志愿活動。

      2017年底,對4萬多名中小學生進行黨的知識測試,零陵區中山路、七里店等20多個試點學校的學生優秀率達到74%以上,優秀率和合格率都提高了60%左右!笆畟一”工程在育人補“鈣”上發揮了積極作用,各地積極效仿。

      三是建立健全機制推進“新常態”

      著力把黨史教育“零陵模式”衍化成自覺的、系統的、常態的宣傳教育方式,使之系統化、規范化、常態化。

      堅持黨的知識教育在學生課堂中固化。黨史知識教育要進入各級學校的課堂中,以固化的形式實現規范化、系統化、常態化,按班級每周上1次紅色文化輔導課,每次課10到15分鐘。

      堅持黨的知識教育在教學培訓中強化。零陵區安排思想素質好、理論功底深、黨史知識豐厚的教學骨干擔任老師,授課前進行教育培訓考核,考核結果納入學?冃Э己朔懂。培訓內容,主要包括如何解讀黨的重要歷史經驗、各個時期的偉大精神;如何針對歪曲黨的歷史、損害黨的形象的錯誤觀點和負面輿論,作出有理有據的批駁;如何講好中國故事,講好黨的故事等等。從而,更好地讓學生汲取正能量,傳承紅色基因,做一名合格的共產主義接班人。

      堅持黨的知識教育在學習生活中深化。在學校除了開設宣傳欄、宣傳墻、宣傳櫥窗等之外,還在每所小學建立了黨史知識教育廣播平臺、電子平臺,更廣泛地進行教育,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花開有形”。開通了黨史知識教育網頁和黨史公眾號,學生可以與家長們一同上網學習、分享。


      二、主要成效

      零陵區黨的教育進校園推行“十個一”工程,在社會各界引起較大反響,得到了黨政領導、學校師生和家長的一致好評,有效地促進了黨的知識進學校、進課堂、進師生頭腦,主要取得了三個方面的成效。

      一是進一步堅定了歷史自信增強了情感認同。“十個一”工程,既在黨史與青少年之間構建了溝通的橋梁,也增強了紅色基因傳承的紐帶,把青少年凝聚在黨旗下。從而,讓他們對黨的歷史更加自信,對黨的信仰更加認同,對黨的情感更加堅貞,對黨的領導更加依賴,進一步堅定“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更加自覺地擔負起共產主義接班人的歷史使命。2017年底,零陵區委辦舉辦了“黨在我心中”演講比賽,97%的中小學生報名參賽,謳歌黨的豐功偉績,傾訴對共產黨人的崇敬和仰慕之情。

      二是進一步筑牢了“不忘初心”的思想根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薄笆畟一”工程,把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重點宣傳內容,讓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成為青少年的理想追求;使青少年牢記黨的歷史發展進程,成為自覺抵制歷史虛無主義的“先鋒隊”, 堅決反對和抵制否認黨的領導和歪曲事實、誹謗黨和國家領袖的言行;用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特別是黨史知識,堅定、自覺地防范和抵制西方不良思想侵襲。

      三是進一步營造了“以史鑄魂”的濃厚氛圍。“十個一”工程推行以來,每所中小學校無論在基礎設施建設上,還是在思想教育工作中,黨史已經深植于師生頭腦!包h的教育是最基礎的工程,”“以史鑄魂是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模式”等,成為各學校領導、師生和家長的共識。零陵區有的學校大力開展“小手牽大手”活動,讓學生當起了家長的黨的知識輔導員。七里店小學四年級學生劉浩的媽媽介紹說,“從陪同小孩學習中受到影響和教育,了解和懂得了不少黨的知識!

      三、幾點啟示

      一是要把教育引導青少年作為黨史教育的戰略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少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零陵區堅持把青少年作為黨史教育的重點,抓牢青少年從小學到初中畢業這九年的教育“黃金期”,讓黨史成為青少年價值形成的“種子”。他們的實踐啟示我們,黨史教育要把教育引導好青少年,作為長期的戰略任務,堅持常態化、制度化,使他們樹立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而奮斗的遠大理想,聽黨話、跟黨走,真正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是要把優化活動載體作為黨史教育的基本途徑。今天青少年的學生時代,已經遠離中國共產黨艱苦卓越的革命年代,簡單、枯燥的黨史教育方式,已經難以滿足青少年的時代要求,難以感受到當年革命的艱難困苦。零陵區堅持與時俱進,根據實際創新教育形式,因材施教,達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他們的實踐啟示我們,必須進一步優化活動載體,借助生動的形式和富有時代特點的教育方式才能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才能充分調動青少年學習黨史、鉆研黨史的自覺性、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黨史教育要把優化活動載體作為黨史教育的基本途徑,不斷探索新形式、新辦法,讓黨史教育在求新、求變中獲得蓬勃生機。

      三是要把激活紅色基因作為黨史教育的重要模式。紅色基因歸根結底,就是一種理想信念。激活紅色基因,就是堅定信念,忠誠于黨,不忘初心,踐行宗旨,這是紅色基因傳承的力量源泉和根本所在。零陵區黨史教育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緊扣時代脈搏,積極整合豐富的黨史資源,發揮教育基地的陣地和窗口作用,編寫紅色教材,實施紅色文化工程項目,在激活紅色基因的過程中,彰顯出民族精神的鮮紅底色。他們的實踐告訴我們,黨史教育要把激活紅色基因作為黨史教育的重要模式,把紅色基因轉化為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人物事件,把紅色火種在他們心中茁壯成長,才能喚起無堅不摧的紅色能量。

      技术支持: 中政銀企(北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 管理登录
      seo seo
      1. <button id="fh6mt"><object id="fh6mt"></object></button>
        
        
      2. 我操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