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和國識別碼】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的國際身份和地位,突出地表現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的重要身份上。 聯合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成立的由主權國家組成的國際組織,致力于促進世界各國在國際法、國際安全、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權及實現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現在共有193個成員國。安全理事會是聯合國的重要機構。根據《聯合國憲章》的規定,安理會負有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的責任,是唯一有權采取強制行動的聯合國機構。安理會由15個理事國組成,其中5個是常任理事國,另外10個非常任理事國由大會選舉產生,任期兩年。自聯合國成立以來,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維護世界和平、解決地區沖突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 五大常任理事國均為聯合國的創始成員國。1945年制定的《聯合國憲章》第23條第1款中明文規定:“中華民國、法蘭西、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及美利堅合眾國應為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1958年起,法蘭西改稱法蘭西第五共和國。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在聯合國及安全理事會的席位,臺灣國民黨政府代表被驅逐。1991年,蘇聯的席位由俄羅斯聯邦繼承。 按照憲章規定,“凡非程序性決議案,必須得到安理會15個理事國中至少9票以上贊成,并且5個常任理事國中沒有一國投反對票才能通過”。這實際上賦予了常任理事國以否決權,只要一個常任理事國投反對票,決議就不能通過。正是這種否決權,使常任理事國享有了特殊的重要地位。 近代以來,中國國際地位低下,飽受列強欺凌。僅俄羅斯就從中國掠走了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使中國遭受了最大最慘烈的傷害。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人民英勇抗敵,不僅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而且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重大貢獻,提高了自己的國際地位,第一次被美國等國認可為世界四強之一。中國積極參與發起創建聯合國,為戰后事宜處理和構建國際秩序發揮了重要作用。 1942年1月,世界26個國家簽署《聯合國家宣言》,結成世界反法西斯聯盟。雖在戰時,但中國就開始考慮如何吸取國聯教訓、在戰后建立一個世界安全機構的問題。1942年1月5日的《大公報》發表社評,提出了這一問題。年中,國民政府國防最高委員會內設國際問題討論會,擬出《國際集團會公約草案》,建議戰后由四國保障和約的執行。在開羅會議上,中國強烈希望設立四國機構或聯合國機構,以維護世界和平。 1943年10月,蘇、美、英三國外長在莫斯科舉行會議,討論戰時合作及戰后世界安全機制問題,通過了《關于普遍安全的宣言》,首次倡議建立一個普遍性的國際組織以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但是否應讓中國簽署宣言,存在分歧。蘇聯外長莫洛托夫堅決反對中國簽字,不承認中國已成為四強之一,聲稱,如果中國與蘇聯一起參與這一宣言,會造成日本對蘇挑釁的借口。美國總統羅斯福指示外長赫爾,要堅持四強觀念,即使達不成協議也在所不惜。兩個三國宣言也不如一個四國宣言。所以赫爾堅持讓中國簽字,認為“將中國從四國宣言中排除是不可思議的。我國政府認為,中國在戰爭中已經作為四大國之一出現在世界舞臺上”。蘇聯被迫無奈,只得接受了美國的主張。10月30日,三國外長和中國大使共同簽署了這一宣言。 1944年8月至9月,美、英、蘇、中在華盛頓敦巴頓橡樹園舉行會議,建議將準備建立的國際組織定名為聯合國,規劃了《聯合國憲章》的基本輪廓。中國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提出了大量的建議。尤其有三個方面的重要建議被英、美所接受:一條是處理國際爭端應該注重國際正義與國際公法原則;一條是聯合國要提倡、要研究國際公法(的發展和修改);再一條是經社合作組織、經社理事會要注重發展文化和教育(合作)。最后這三條被稱為“中國建議”吸收到《聯合國憲章》里。 1945年2月,雅爾塔會議決定,由美、英、蘇、中四國共同發起在舊金山召開會議,制定《聯合國憲章》。 為此,中國著手組建代表團。蔣介石曾想由國民黨政府一手包辦。中共向國民黨嚴正交涉,要求參加代表團。2月18日,周恩來致電正在調停國共關系的赫爾利,提出參加舊金山會議的正當要求,指出僅僅由國民黨指派的代表團不能代表中國。 赫爾利將此事報告羅斯福。3月15日,羅斯福給蔣介石打電報,表示中國代表團應該有中共代表參加。蔣介石不得不表示同意,遂要求中共提出三個名單供他們選擇。中共提出周恩來、董必武、秦邦憲三位人選。顧維鈞建議董必武作為代表。 最后,中國代表團成員為宋子文、顧維鈞、王寵惠、魏道明、董必武、李璜、張君勱、胡適、吳貽芳、胡霖。代表中民主黨派成員2人,中共代表1人,合在一起占1/3,另外有無黨派人士3人。 4月25日至6月26日,聯合國制憲會議在舊金山召開,包括中共代表董必武在內的中國代表團參加會議。6月26日,通過《聯合國憲章》。10月24日,《聯合國憲章》開始生效,聯合國正式成立。按憲章第23條規定,美、蘇、中、英、法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自近代以來第一次躋身世界大國的行列。 1945年6月26日,在美國舊金山舉行《聯合國憲章》簽字儀式。簽字儀式長達8個小時,由50個國家的153名代表按順序在五種文本上一一簽字。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首先簽字,而中國按順序被排在了第一位,之后是蘇、英、法代表團,美國作為東道國最后簽字。 在簽字儀式上,中國代表沒有使用外國的鋼筆,而是帶進了中國的文房四寶。在全世界注視下,當場研磨了一硯臺純凈的墨汁,然后由接替首席代表宋子文的顧維鈞簽字。中共代表董必武也作為正式代表簽了字。 這一用毛筆簽字的細節,具有極為豐富的象征性意義。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曾經屈辱地被迫在無數的不平等條約上簽字。1919年巴黎和會時,中國第一次拒絕在不公正的協議上簽字。這一次,是中國昂首挺胸第一個在勝利的憲章上簽字,而且使用了中國文明的標志性方式。它表明,中國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作用和貢獻得到了世界的承認,贏得了世界的尊敬。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終于從百年屈辱中站起來了! 從聯合國成立開始,中國就成了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國際舞臺和聯合國事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這一席位仍由已經在大陸戰敗而逃往臺灣的國民黨政府占據。1961年,第十六屆聯大將中國代表權問題列入議程。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屆聯大以76票贊成、35票反對、17票棄權的壓倒多數通過著名的第2758號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從而也就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臺灣當局擔任了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從此,中華人民共和國積極參加聯合國安理會事務,發揮了重要作用。 上一篇【共和國識別碼】首都北京下一篇【共和國識別碼】人民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