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utton id="fh6mt"><object id="fh6mt"></object></button>
      
      
    2. 首頁 >> 學習筆記 >>學習筆記 >> 【共和國識別碼】首都北京
      详细内容

      【共和國識別碼】首都北京

      首都,又稱國都、首要城市或行政首府,是一個國家的政治中心和中央政府所在地的政治稱謂,是國家主權的象征城市。古稱京城、都城、國都,指帝王“建都”“封邑”或“稱帝”之城。1927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將南京稱為首都,中國第一次有了“首都”的稱呼。后該詞沿用至今。

      歷史上,曾經作為中國不同時期朝代都城的城市有上百個。其中最著名的有洛陽、西安、開封、南京、北京等。

      北京,簡稱“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首都、直轄市,是全國的政治、文化、國際交往、科技創新中心,是一座有3000多年歷史的古都。

      北京地處中國華北地區,中心位于東經116°20′、北緯39°56′,東與天津毗連,其余均與河北相鄰,北京市總面積16410.54平方公里。

      早在70萬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區就出現了原始人群部落“北京人”。北京建城有3000多年歷史。在不同的朝代,北京有過不同的名稱,如燕都、幽州、京城、南京、大都、北平、北京、京師、京兆等。秦始皇統一中國以來,北京一直是中國北方重鎮和地方中心。至元九年(1272年),北京成為元大都,即當時中國的首都。永樂十九年(1421年),明朝中央政府正式遷都北京。清兵入關后即進駐北京,也稱北京為京師順天府,屬直隸省。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定都南京,同年3月遷都北京。北京的地方體制仍依清制,稱順天府。1914年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直轄于北洋政府。1928年6月,國民黨北伐軍攻占北京,北洋政府下臺,撤銷原京兆地方,北京改名為北平特別市,后改為北平市,隸屬于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1937年七七事變后,北平被日軍占領,偽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此成立,且將北平改名為北京。1945年8月21日,第十一戰區孫連仲部接收北京,并重新更名為北平。

      隨著解放戰爭的勝利進軍,建立新中國的問題提上日程。對于未來的首都,中共高層也有所考慮。最初曾經考慮過緊靠蘇聯的哈爾濱。后來作為備選的有西安、洛陽、開封、北平和南京。1949年1月21日,傅作義與人民解放軍達成和平協議。31日,25萬國民黨軍隊撤出市區,接受改編,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北平市,北平和平解放。

      1949年3月5日,七屆二中全會召開。毛澤東表示:“我們希望四月或五月占領南京,然后在北平召集政治協商會議,成立聯合政府,并定都北平!

      3月23日上午,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率中共中央機關離開西柏坡。25日凌晨6時乘專列抵達清華園火車站,下午在西苑機場會見民主黨派人士,舉行閱兵式。

      6月15日,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在北平召開。次日,周恩來主持籌備會常委會第一次會議,決定在常委會領導下設立六個小組。其中第六小組的任務是研究草擬國旗、國徽、國歌、紀年、國都等方案。經過4次討論,第六小組于9月14日一致提出建都北平,改名為北京。

      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中南海懷仁堂舉行。27日,大會討論《國旗、國都、紀年、國歌決議草案》,并逐項進行表決。

      在表決前,沈雁冰匯報了第六小組的研究討論意見,提出了定都北平的理由:“國民黨反動派過去定都南京,主要原因是在政治上和經濟上,便于依賴帝國主義,因為南京靠近上海,而上海是帝國主義和買辦資產階級剝削中國人民的中心城市。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人民自己的國家,它依靠的是中國人民,自不一定要建都南京了。北平為中國的首都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在政治上,北平位于華北老解放區內,人民力量雄厚,規模弘偉,文物集中,是世界上有名的歷史的大都市之一,且自五四以來,這里就是新文化思想的搖籃!薄按送,在地理上,北平位于一個大平原之中,將來有足夠的擴充的余地,在交通上是四通八達,有平沈、平綏、平漢、平滬等鐵路干線,聯絡全國各地?傊畯母鞣N條件看,北平實具備現代大國首都的各種資格。因此,我們提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應以北平為首都,并改名為北京!

      隨后,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都、紀年、國歌、國旗的決議》,其中第一條就是:“全體一致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都定于北平。自即日起,改名北平為北京!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宣告成立。北京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開始了新的歷史征程。

      70多年來,北京經歷了不同的歷史發展時期,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各方面的事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城市面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截至2018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154.2萬人。常住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313人。北京市是中國第一個齊聚56個民族的城市。

      2017年,北京市連續三年位居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榜首。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8000.4億元,人均生產總值約12.899萬元人民幣,折合2.02萬美元。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57230元。

      截至2017年,北京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92所。擁有世界第三、亞洲第一大圖書館。有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等科學研究機構和創新發展的旗幟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是全國最大的科學技術研究基地,每年獲國家獎勵的成果占全國的1/3。

      北京是中國鐵路網的中心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單次建設里程最長、投資最大、標準最高的高速鐵路——京滬高鐵于2011年6月30日正式開通運營。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機場之一。還建有南苑機場、良鄉機場、西郊機場、沙河機場和八達嶺機場等6座機場。作為首都第二機場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于2019年9月正式通航。

      北京市曾舉辦第一、二、三、四、七屆全國運動會,1990年北京亞運會、第2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2008年北京奧運會及2008年北京殘奧會、2014年國際泳聯花樣游泳大獎賽。北京與張家口聯合獲得了2022年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主辦權。

      70多年來,北京充分發揮了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的重要作用。同時,作為首都的定位和功能也不斷有所調整和變化。中共十八大以來,習近平要求,北京城市規劃要深入思考“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首都,怎樣建設首都”這個問題,把握好戰略定位、空間格局、要素配置,堅持城鄉統籌,落實“多規合一”,形成一本規劃、一張藍圖,著力提升首都核心功能。

      中共中央進一步明確了北京作為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的戰略定位,提出了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的目標。為此,黨和國家制定了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著力疏解非首都功能,特別是決策建設通州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區。首都北京的面貌正在發生新的歷史性變化。


      技术支持: 中政銀企(北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 管理登录
      seo seo
      1. <button id="fh6mt"><object id="fh6mt"></object></button>
        
        
      2. 我操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