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偉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今年是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70年前,英雄的中國人民志愿軍不畏強敵,舍生忘死,以戰止戰,勝利完成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歷史使命,有力維護了東方與世界和平。 這場反侵略戰爭,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軍威,極大提高了新中國國際地位,鍛造出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凝聚起中國人民勇于“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戰勝一切強大敵人”的堅強意志,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重要講話中指出:“在波瀾壯闊的抗美援朝戰爭中,英雄的中國人民志愿軍始終發揚祖國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英勇頑強、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不畏艱難困苦、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為完成祖國和人民賦予的使命、慷慨奉獻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誠精神,為了人類和平與正義事業而奮斗的國際主義精神,鍛造了偉大抗美援朝精神!辈娬{:“偉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必須永續傳承、世代發揚! 正義必勝 抗美援朝是一部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萬千優秀中華兒女在血與火的洗禮中鑄就了正義的勝利、和平的勝利、人民的勝利。正義必勝是歷史反復昭示的真理,中國人民志愿軍的力量源泉及其獲得勝利的根本原因在于抗美援朝斗爭的正義性。 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美國為貫徹其全球霸權戰略旋即派兵入侵朝鮮,并命令第七艦隊進入臺灣海峽,插手中國事務。其后,美國操縱聯合國安理會通過非法決議,組成所謂“聯合國軍”擴大侵朝戰爭。10月初,美軍置中國政府多次嚴正警告于不顧,悍然越過三八線大舉北上,直逼中朝邊境的鴨綠江和圖們江,并出動飛機轟炸我國東北邊境地區,對我國直接構成嚴峻安全威脅。 “唇亡則齒寒,戶破則堂!,倘若任由美軍肆行侵略,陳兵我東北邊疆,不但國內外反動勢力氣焰高漲,新中國更將失去和平建設的環境。須知,“老虎是要吃人的,什么時候吃,決定于它的腸胃”。若美國侵略朝鮮得逞,就會以其為跳板隨時找到侵略中國的借口,使中國陷于戰爭危機,這一點早已被歷史的事實所證明。 從軍事攻防角度看,朝鮮內戰爆發后,美軍入侵臺海地區,如果朝鮮也被其占領,新中國就會處于美國從海上、陸上南北夾擊的不利態勢,就將完全陷于戰略被動!按虻靡蝗_,免得百拳來!痹诖饲樾蜗,應朝鮮黨和政府的請求,黨中央和毛澤東主席高瞻遠矚,審時度勢,毅然決然地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歷史性決策。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愿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入朝作戰。 顯而易見,中國出兵朝鮮絕不是如某些西方史學家所說源于輸出共產革命或屈從于蘇聯的壓力,而是在國家利益和國家安全受到嚴重損害、嚴峻挑戰的情況下被迫作出的決策,完全是中國人民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之舉。中國出師的正義性已經注定戰爭的勝利終將在我一方。 敢戰、善戰、能戰 中國人民向來言必信、行必果,“一件事不做則已,做則必做到底,做到最后勝利!毙轮袊鴦倓倧亩嗄甑膽饋y中走出來,百廢待興、百業待舉,一心希望和平建設。但面對強加的侵略戰爭我們就必須敢于斗爭、敢于勝利,不懼強敵、制勝強敵。 眾所周知,這是一場實力懸殊、極不對稱的戰爭。 比如,國力上,1950年美國鋼產量8785萬噸、工農業總產值2800億美元,而當年中國鋼產量只有61萬噸、工農業總產值僅為100億美元,不到其一個零頭;軍力上,志愿軍的武器裝備不僅遠遠落后于美軍,更沒有制空權和制海權。面對武裝到牙齒的狂妄之敵,志愿軍以“在革命戰士面前,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的英雄氣概,充分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斗精神和陸戰優勢,“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敢戰、善戰、能戰,打得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節節敗退,創造了戰爭史上的諸多奇跡。 云山戰斗,志愿軍出其不意,利用夜暗同美軍展開近戰肉搏,迫使美軍火力優勢無法發揮,初次交鋒便重創其王牌部隊第一騎兵師,狠剎了一下美軍的囂張氣焰。長津湖之戰,志愿軍穿著單薄的軍裝,克服缺糧少彈和零下30多攝氏度的嚴寒,撕開被凍住的衣服同美軍浴血奮戰,通過“分割包圍、各個擊破”,打敗擁有最現代裝備的敵人。上甘嶺戰役,美軍調集6萬余兵力,傾瀉炮彈190余萬發、炸彈5000余枚,山頭被削低2米,志愿軍依托坑道工事,打退敵軍數百次進攻,陣地屹立不動,讓敵人膽寒。 為什么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 在戰場上,志愿軍依靠“雙肩后勤”,徒步行軍,一把炒面一把雪,憑借鋼鐵般的意志和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付出巨大犧牲,戰勝了不可一世的美軍,創造了以弱勝強的范例。在志愿軍行列中,涌現出楊根思、黃繼光、邱少云等大批英雄功臣和功臣集體。許許多多的優秀中華兒女為了和平與正義而長眠于朝鮮土地上,這其中就包括毛澤東主席的長子毛岸英。 這些“最可愛的人”的英雄事跡,彪炳史冊、光照千秋,永遠激勵著后來人砥礪前行。 在抗擊侵略的過程中,中朝軍隊密切配合、相互支持,經過艱苦卓絕的戰斗,把美軍從鴨綠江邊打回至“三八線”附近,最終迫使其進行停戰談判。1953年7月27日,參戰各方在板門店簽署《朝鮮停戰協定》,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結束。 一戰定乾坤 歷史的進程已雄辯地證明,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對奠基中華民族復興偉業以及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歷史影響。它用鐵一般的事實告訴人們,正義必定戰勝強權,和平發展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增強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在前線,志愿軍向世人展示了英勇頑強的戰斗作風,以“氣”勝“鋼”,取得了以劣勢裝備打贏現代戰爭的驚人戰績,給美國等西方列強以嚴重教訓,展現了民族的硬骨頭。通過這場戰爭,人民軍隊向國防現代化方向邁出了一大步。 在后方,全國掀起參軍、參戰、支前,開展增產節約和捐獻飛機大炮運動的熱潮,中國人民的愛國熱情和凝聚力被極大地激發起來,不僅有力支援了志愿軍的作戰,而且為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提供了強大動力。 經此一戰,中國人從此真正挺直腰桿,徹底扔掉了“東亞病夫”的帽子。時任志愿軍司令員彭德懷充滿豪情地說:“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個國家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創造了有利的國家安全環境。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讓世界知道了“現在中國人民已經組織起來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辦的”,新中國的國際威望空前提高。 1954年,新中國首次以世界五大國之一的身份應邀參加了日內瓦會議。1955年,受邀參加萬隆會議,并為會議在復雜形勢下取得成功作出了重要貢獻。1958年金門炮戰,為臺灣國民黨軍艦護航的美軍軍艦一遇到人民解放軍炮擊就立即撤入外海;越戰期間,美軍始終未敢踏過北緯17度線。而蘇聯對新中國也不再頤指氣使,而是以平等、敬重的態度待之,并加大了對華援助!耙晃濉逼陂g,蘇聯對華援助了156個項目,這對新中國工業化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后,新中國開始了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不懈探索,為日后改革開放的鋪開以及經濟騰飛打下了堅實基礎。 壯大了世界和平力量,推動了人類進步事業。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保衛了中朝兩國的安全,深刻影響和改變了二戰后亞洲乃至世界的政治格局,大大鼓舞了世界上被壓迫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義事業。 1953年12月,中國政府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得到國際社會廣泛響應,并逐步成為普遍遵守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新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秉持公道正義,話語權和影響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從20世紀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各大洲30多個國家紛紛與中國建交,直至1979年中美破冰正式建交,中國迎來新一輪建交高潮,而這無一不和抗美援朝的潛在影響相關。 時至今日,中國在應對地區熱點問題、恐怖主義、氣候變化、重大傳染性疾病等全球性挑戰中始終發揮著負責任大國作用,而中國的和平發展已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為推動人類進步事業不斷貢獻著中國智慧和力量。 精神永存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 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深刻彰顯了不畏強暴、反抗強權的民族風骨,萬眾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守正創新、奮勇向前的民族智慧,永遠是激勵中國人民團結奮進、戰勝困難、開創新局的寶貴精神財富。 抗美援朝戰爭勝利70年來,在黨的堅強領導下,中國人民創造了舉世震驚的偉大成就,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70年來,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已深深融入幾代中國人的骨血和靈魂,成為我們戰勝一切風險挑戰的強大精神動力。在今年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各條戰線聞令而動,為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而戰,取得疫情防控重大戰略成果,鑄就了偉大抗疫精神,生動詮釋了抗美援朝等偉大精神在新時代的賡續傳承。 對歷史最好的紀念,就是創造新的歷史。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進行著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必須進一步傳承弘揚抗美援朝精神,學好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牢記初心使命,堅定必勝信念,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知難而進、堅韌向前,以忠誠、汗水和擔當,奮力書寫屬于新時代的新業績新輝煌,創造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