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utton id="fh6mt"><object id="fh6mt"></object></button>
      
      
    2. 首頁 >> 生態 >>環境保護 >> 以新發展理念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详细内容

      以新發展理念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強調,沿黃河省區要落實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部署,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現代化道路!笆奈濉笔峭苿狱S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要準確把握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的辯證關系,推動沿黃流域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和共享發展。

        堅持創新驅動,實現創新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實現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即要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當前,黃河生態問題仍呈現復雜化、多樣化特征,面臨點面復合、多源共存、多型疊加的嚴峻局面,傳統的生態治理技術很難滿足當下需求。與長江經濟帶省市相比,沿黃各省區在創新投入和創新效率方面仍有較大差距。沿黃各省區應加大黃河流域生態環境重大問題研究力度,聚焦水安全、生態環保、植被恢復、水沙調控等領域開展科學實驗和技術攻關。應當從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培養引進高端科技人才、建設創新平臺和科普基地等方面提出具體措施,構建具有沿黃特色的生態環境科技創新體系。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力度,根據各地區資源、要素稟賦和發展基礎做強特色產業,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提高產業鏈創新鏈協同水平,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和資源型產業轉型,建設特色優勢現代產業體系。

        強化區域分工協作,實現協調發展。各省區應緊密結合自身比較優勢和發展階段確定發展戰略,以生態保護為前提優化調整區域經濟和生產力布局,促進上中下游各地區合理分工。黃河上游、中游不僅有以汾渭平原、河套平原為主要載體的糧食主產區,還有以大同、鄂爾多斯盆地為主的能源富集區,且生態資源豐富,發展生態旅游、現代農牧業潛力巨大。下游黃淮海平原是我國糧食主產區,且制造業基礎比較雄厚,應在注重濕地保護和生態治理的同時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和先進制造業。沿黃各省區在合理分工的同時應加強合作,如上游毗鄰地區應協同推進水源涵養和生態保護修復,中游毗鄰地區應統籌能源化工發展布局,加強生態環境共保和水污染共治。習近平總書記勉勵山東要努力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山東作為我國制造業大省,工業體系門類齊全、結構完備,擁有全部41個工業大類,應發揮好帶動作用,積極推進區域協作,推動沿黃流域經濟協調發展。

        堅持生態優先,實現綠色發展。黃河流域最大的問題是生態脆弱。流域上游的高原冰川、草原草甸和三江源、祁連山,中游的黃土高原,下游的黃河三角洲等,都極易發生退化,恢復難度極大且過程緩慢。必須通過加強上游水源涵養能力建設、加強中游水土保持、推進下游濕地保護和生態治理來改善流域生態面貌,提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黃河流域最大的矛盾是水資源短缺。流域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647億立方米,不到長江的7%。同時,水資源利用效率低下,2020年沿黃各省區萬元GDP用水量平均值大大高于全國均值。沿黃各省區應把水資源作為最大的剛性約束,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合理規劃人口、城市和產業發展,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走好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資源高效利用、水生態明顯改善的集約節約發展之路。沿黃各省區產業倚能倚重、低質低效問題突出。這種以重化工業為主體的產業結構不僅會引起水資源利用問題,而且極易造成生態環境惡化。經濟高質量發展是綠色成為普遍形態的發展,沿黃各省區必須加快推動資源型產業轉型,同時大力發展新興產業,推動清潔生產,堅定走綠色、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實現開放發展。沿黃各省區由于地理位置、發展稟賦和發展水平的差異,造成聯動基礎薄弱,沒有形成以黃河為軸互相牽引的流域產業鏈,內外聯動也相對不足。應借助“一帶一路”建設契機,加強黃河綜合治理體系和能力建設,加快構建內外兼顧、陸海聯動、東西互濟、多向并進的黃河流域開放新格局,提升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水平。黃河上游、中游省區應發揮“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通道、節點作用和經濟歷史文化等綜合優勢,打造內陸開放高地,加快形成面向中亞南亞西亞國家的通道、商貿物流樞紐、重要產業和人文交流基地,同時重點發展綠色導向、創新導向的新興產業,優化出口產品結構。山東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交匯區域,可以依托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等各類開放平臺全力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建設黃河流域對外開放門戶。

        推動共同富裕,實現共享發展。黃河流域尤其是上中游是我國老少邊窮地區比較集中的區域,低收入人口較多。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后,沿黃流域由于脫貧人口基數大,將面臨較大的返貧風險。沿黃各省區應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結合自身資源稟賦和產業發展基礎,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優勢產業,培育壯大農業龍頭企業,縮小城鄉差距和區域差距,扎實推動共同富裕。同時,以上中游民族地區、革命老區、生態脆弱地區等為重點,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在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同時,沿黃各省區應積極推進以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堅持以人為本,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城鄉資源要素自由流動,不斷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ㄗ髡撸汉痨,系青島大學黨委書記、山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技术支持: 中政銀企(北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 管理登录
      seo seo
      1. <button id="fh6mt"><object id="fh6mt"></object></button>
        
        
      2. 我操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