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新時代青少年革命文化教育新中國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習近平總書記常說:“革命理想高于天!备锩幕侵袊伯a黨和中國人民在長期的革命斗爭實踐中形成的,是體現中華民族積極進取思想和昂揚向上精神的文化。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指出,黨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注重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根鑄魂,廣泛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每到地方考察,都要瞻仰對我們黨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革命圣地、紅色舊址、革命歷史紀念場所,重溫那一段段崢嶸歲月,回顧黨一路走過的艱難歷程。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青少年革命文化教育,曾在多個場合強調:“革命傳統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識灌輸,又加強情感培育,使紅色基因滲進血液、浸入心扉,引導廣大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蔽覀円浞终J識到加強青少年革命文化教育的重要意義,切實做好青少年革命文化教育,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一、充分認識加強青少年革命文化教育的重要意義 當前歷史虛無主義試圖以各種名目貶損黨的領袖、革命先烈、英雄模范人物,以各種手段歪曲丑化和詆毀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及人民創造的輝煌歷史,意圖從根本上否定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否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否定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要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辈⒚鞔_指出使革命文化成為激勵人民奮勇前進的精神力量。青少年階段正處于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教育發展的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發生了復雜而深刻的重大變化。而青少年思想活動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強,價值多元、理想碎片化程度不斷加深。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在優渥的環境中長大,沒有經歷過血與火的考驗。讓他們從內心深處感受并認同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和中國共產黨人的人格力量,所面臨的挑戰是層出不窮的。我們要充分認識加強青少年革命文化教育的重要意義,用鮮活的歷史感召他們,用英雄的事跡激勵他們,不斷厚植其唯物主義歷史觀,使青少年們更好地理解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使他們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不斷筑牢意識形態安全防線,繼承和發揚愛國主義精神和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的奉獻精神。 二、切實做好青少年革命文化教育 一要用好、用活紅色基因庫。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強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弘揚革命文化,傳承紅色基因,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辈娬{:“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黨史館、烈士陵園等是黨和國家紅色基因庫。要把紅色資源作為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的生動教材,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強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蔽覈怯浀母锩f址、遺址有3萬多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500處,與近現代重要革命直接相關事件和人物有關的可移動文物49萬件套,青海有60多處紅色旅游資源點,有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玉樹抗震救災紀念館、班瑪縣紅軍溝革命遺址等7處紅色旅游經典景區。這些紅色基因庫蘊含著強大的精神力量,體現著黨波瀾壯闊的革命史、艱苦卓絕的奮斗史,各地、各部門要充分發揮好各類紅色基因庫的獨特優勢,用青少年們喜聞樂見的形式,注重提升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斷創新方式方法和平臺載體,根據不同年齡段青少年的特點制定相應措施,增強青少年的學習興趣,營造學習革命傳統的良好氛圍;充分發揮好革命文物、革命故事、革命精神在黨史學習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把紅色資源利用好、紅色文化弘揚好、紅色基因傳承好,增強青少年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積極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斷增進對革命文化的認同,賡續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血脈。 二要發揮好思政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指出:“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優秀傳統文化,我們黨帶領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過程中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思政課建設提供了深厚力量!痹谥腥A民族一脈相承的三種文化形態中,革命文化是其中關鍵一環。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明確指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要把青少年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中之重,將愛國主義精神貫穿于學校教育全過程,推動愛國主義教育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蔽幕母竟δ茉谟谝晕幕、培育新人,革命文化作為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的鮮活素材,能讓青少年們更好地理解并牢記紅色政權是從哪里來,倍加珍惜我們黨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2021年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在思政課中加強以黨史教育為重點的“四史”教育的通知》、教育部印發的《革命傳統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國家教材委員會印發的《“黨的領導”相關內容進大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都為新時代學校加強青少年革命文化教育提供了方向和遵循,在各學段教育中都要將革命文化教育納入教育改革發展總體規劃,制定與實施相關政策措施,推進革命文化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在文化自信中激發革命文化的新活力,不斷增強青少年的志氣、骨氣和底氣。 三要筑牢意識形態陣地,增強主流媒體的引導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快推動媒體融合發展,使主流媒體具有強大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形成網上網下同心圓,使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讓正能量更強勁、主旋律更高昂!彪S著互聯網的發展,青少年成為了最為活躍的用戶群體,據第4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統計顯示,截至2021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為10.11億,其中6-19歲網民規模多達1.58億。伴隨著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的深入推進,當前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也日益嚴峻,互聯網日益成為意識形態斗爭的主陣地、主戰場、最前沿。國內外敵對勢力對我國進行文化滲透的企圖一刻沒有停歇,對黨史國史的歪曲和攻擊一刻沒有停歇,對青少年的爭奪一刻沒有停歇。一些別有用心的組織或者個人通過互聯網,肆意攻擊、歪曲、丑化黨史國史,用各種虛假、編造、片面的所謂“歷史”,抹黑英雄英烈,企圖從根本上否定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否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對青少年極容易產生消極影響。主流媒體作為社會輿論的導向先鋒,必須旗幟鮮明反對歷史虛無主義,應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激勵作用,及時發現和宣傳繼承革命傳統的先進典型,使大量的革命事跡、英雄人物占領網絡意識形態陣地。及時曝光社會上對革命先烈的失敬和惡搞行為,端正社會風氣。社會主流媒體要用真實的歷史感召青少年,用英雄的事跡激勵青少年,增強其理解辨析能力、透過現象看本質能力,不斷厚植其唯物主義歷史觀,努力營造重視革命傳統的良好社會氛圍,引導廣大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圩印,努力把黨的革命傳統和紅色基因世世代代傳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