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utton id="fh6mt"><object id="fh6mt"></object></button>
      
      
    2. 首頁 >> 文化 >>文化資訊 >> 劉雙平:用創新書寫人生 用快樂貢獻社會
      详细内容

      劉雙平:用創新書寫人生 用快樂貢獻社會

      微信圖片_20230620173113 拷貝.jpg
      著名文化學者、本山傳媒藝術總監劉雙平

      用創新書寫人生 用快樂貢獻社會

      ——專訪文化學者劉雙平

      進入2023年2月,恢復演出的北京劉老根大舞臺,天天演出火爆,觀眾絡繹不絕,成為北京文化演出市場的一道靚麗風景線。北京劉老根的火爆景象,與文化學者、本山傳媒藝術總監劉雙平的精心策劃和運作分不開。6月初,劉雙平接受了專訪,講述了他與藝術的不解之緣。

      從“校長秘書”到“收地先鋒”

      劉雙平出生在湖北天門,這里是江漢平原著名的文化之鄉、曲藝之鄉,也是“茶圣”陸羽的故里。他從小體弱,經常因頭暈而臥床,但讀書總是要爭第一名,也總是能拿第一名,因而逐漸養成了“再困難也要爭第一”的個性。

      上世紀80年代初,劉雙平以天門文科第一考進武漢大學,在具有濃郁改革創新氛圍的校園里,劉雙平如魚得水,大學時期就想著發表文章、出版書籍,當大學者。

      大三時,劉雙平和同班同學劉輝平積極響應武大“鼓勵學生開展業余科研”的號召,選“中國民間風俗”為研究課題,并于1985年暑期到云南調研,回校后寫出了《中國春節風俗拾零》《中國婚姻風俗》,該研究成果獲得了武大獎學金。

      劉雙平以優異成績畢業留校后,先后在多任校長身邊工作10年。在校長秘書崗位上,他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總是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為母校貢獻頗多。他編著出版了第一本通俗版的武大校史——《漫話武大》,系統地介紹了武大百年發展史上的大事件和逸聞,被校友們廣泛引用;他還倡導成立了武漢大學校友基金會,該基金會后來更名為武漢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成為凝聚校友資源、推動母校發展的重要平臺;他還為武大收回了位于東湖邊的3畝多建設用地,價值過億,被譽為“武大收地先鋒”。

      從“哲學才子”到“潛心改革”

      2000年,劉雙平的職業生涯迎來大跨度轉變——調任中國歌舞團(原中央歌舞團)團長助理。敢于迎接挑戰的劉雙平,很快適應了新的工作崗位,他特別感謝中國歌舞團戴愛蓮、劉秉義、陳維亞等藝術家給予的幫助。

      在市場經濟大潮中,作為文藝院團“國家隊”的中直院團也面臨挑戰。2002年,中國歌舞團在東莞組建分團,該團“面向市場,自負盈虧,自我發展”,劉雙平擔任首任團長,這給他提供了一個在文藝界展露才華的機會和舞臺,他的目標是做“中國一流”。

      按照“中國一流”標準,劉雙平激情滿懷、夜以繼日地開展工作。2002年11月28日,該團在東莞體育館首演一炮打響,隨后開始走紅。談及分團的成功,劉雙平說:“特別感謝時任中央歌舞團副團長、著名舞蹈家陳維亞,我能較快吃透文藝院團的藝術規律,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陳維亞的教誨!

      劉雙平說,分團有一次開創作會議時,他作為會議主持人,說話有點生硬。會后,陳維亞專門找他談心,提醒他注意說話技巧,“既然是創作會議,就應集思廣益,鼓勵大家暢所欲言,天馬行空!對任何人的意見都要持歡迎態度,即使對方的意見不合理,也要先肯定再商榷。這樣才能激發大家的聰明才智,貢獻金點子!标惥S亞的這番話,成為劉雙平后來工作上的座右銘。(杜恩湖)


      技术支持: 中政銀企(北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 管理登录
      seo seo
      1. <button id="fh6mt"><object id="fh6mt"></object></button>
        
        
      2. 我操美女